“上海的民辦學校出了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反過來看海亮能夠做到這樣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從今天親身體驗的情況來看,海亮不是在做秀,是真的爲了學生健康成長”,“我們随時随地都可以來看的,來監督的”,“真的很好吃,比我做的好吃”,11月1日上午,在海亮教育首屆美食節暨“明康彙杯”第三屆廚藝比武大賽上,受學校邀請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們議論紛紛,通過看、嘗、評,真切體會到了海亮教育管理集團在抓好學校食品安全上的用心、用情、用力。
海亮教育是國内知名的民辦教育集團,在校師生達6萬多人,大部分學生都住校,“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是廣大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爲了回應家長們的關切,海亮教育後勤管理部門決定舉辦首屆美食節,活動期間,邀請部分家長參觀餐廳、後廚,和孩子們一起就餐,并擔任廚藝比武大賽評委,全面了解學校食品的進貨渠道,加工過程以及烹饪水平。
明康彙提供綠色放心食材
2012年,海亮集團投資40億元成立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目前明康彙已經在國内外建立種養殖基地14個、物流加工基地2個、農産品檢測中心1個、社區生鮮門店150多家,通過自建基地、自有檢測、自配物流、自營終端,打造全産業鏈經營模式。公司副總裁沈磊作出莊重承諾:把保障海亮師生的食品安全作爲明康彙的首要任務。
一是樣樣都安全。明康彙的每個基地都會定期對土壤水源進行檢測,在生産過程中杜絕所有違禁投入品,确保提供給學校的都是綠色健康食材。
二是批批有檢測。從基地開始,到最終進入學校食堂,每批食材都要經過3道農産品質量安全檢測。确保萬無一失。
三是個個可追溯。我們從生産源頭開始就建立檔案,形成全程可追溯的流轉碼,通過二維碼可以清晰地查詢産品追溯信息,包括産地、生産日期、運輸和質量安全報告。
陽光廚房,看得見的安全
在學校後勤人員的引領下,參加活動的10多位家長走進了海亮外國語學校的後廚,蔬菜、水産、肉類各有自己的專屬制作間,主食、副食分開儲存,餐具在專門的洗消間進行多道清洗和認真消毒,學生在點菜是不僅可以通過透明玻璃親眼看到菜品的烹饪過程,而且還可以通過安裝在熱菜間、冷菜間、點心間等6個區域攝像頭,實時監看菜洗的幹不幹淨,廚師操作是否規範,竈台衛生不衛生等細節,親眼看到這些,家長們啧啧稱贊,他們和孩子們一起排隊點菜,親自品嘗學校的夥食,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在海亮,食品安全大如天
“海亮教育管理集團一直倡導安全、健康、營養的餐飲文化,堅持‘安全大如天’的餐飲管理原則”,在啓動儀式上,海亮教育管理集團副總裁,旗艦園區執行校長黃平這樣說,“我們一定會從源頭把好食材質量關,從細節把好加工質量關,始終圍繞師生健康、師生滿意展開優質服務。”他的話讓家長們吃了定心丸。
海亮教育在食堂全面推行餐食色标管理制度,水産标注爲藍色,蔬菜标注爲綠色,肉類标注爲紅色,按照色系不同,分别配備相應的廚房用具,做到按“色”區别使用,有效避免不同類食品的交叉污染。學校還有自己的膳食管理委員會,代表全校師生參與食堂民主管理,加強食堂與師生的雙向信息溝通,使膳食管理工作透明化、公開化、科學化。
膳管會不定期地深入食堂,檢查各班組加工環境的衛生狀況以及上崗人員着裝、佩戴工号牌、微笑服務等工作要求的落實情況,對食堂的安全、質量、價格等進行檢查和監督,同時經常聽取和收集師生對食堂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定期召開膳管會工作會議進行專題性研究,督促各個食堂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水準。
“本屆美食節,既是一次食品安全、營養常識的推廣會,又是一次廚藝比拼、菜品創新的交流會,更是一次員工提高服務意識的動員會。我們的願望是,讓餐飲成爲海亮教育風景獨好的健康文化,讓餐廳成爲師生安全溫馨的家!”黃平校長的話既體現了海亮責任,也讓人感受到了海亮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