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與除名查詢系統 |
語言選擇:中文(簡體)
選擇您的語言
選擇不同的語言,将會呈現不同的内容信息
新聞資訊
首頁 新聞媒體

海亮集團發布25年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馮亞麗解讀《海亮集團25周年社會責任報告》

 

      12月28日,海亮集團和浙商研究院共同發布《海亮集團25周年社會責任報告》。 

      該報告爲海亮集團向公衆發布的首份責任報告,報告展現了其自1989年成立以來二十五年間在社會責任方面付出的諸多努力,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實踐和成效,以及其如何應對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發布會上,海亮集團董事長馮亞麗對此報告進行了詳盡的解讀。

      勇擔職責,服務國家

      報告顯示,自創業以來,海亮便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回饋民生桑梓,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爲國家和地方财政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創立25年來,海亮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近10年來,海亮累計上繳稅收86.38億元,稅收年複合增長率38%。 

      作爲兩大民生産業之一的海亮基礎教育,曆經19年的發展,累計爲國家培養高中畢業生23000餘名。從2012年起,在持續深化精品化、特色化、國際化的同時,海亮集團啓動了全新的教育産業發展規劃,大力推動海亮教育跨區域合作、多元發展,特别是通過建設海亮教育園,将海亮教育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海亮教育園總投資超過25億元人民币,将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而民生産業中的農業食品産業,建成了涵蓋種植、養殖、加工、全程冷鏈物流直至終端專賣店的農業食品全産業鏈。以“買得明白,吃得放心”爲宗旨,以“兩大體 系、八項措施”爲保障,“明康彙”緻力于爲千家萬戶奉獻安全健康的食品和高品質的生活。同時,海亮以“努力打造以生鮮爲特色的中國健康食品第一品牌”爲履 責策略,将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貢獻新型農業、保護生态環境結合起來,“良于國計、利于民生”,努力推動企業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和諧共赢,誠信廉明的客戶關系 

      報告顯示,25年來,海亮視客戶和供應商爲企業的上帝不斷深化與優秀合作夥伴的戰略合作關系,爲其提供優質的産品和服務。在供應鏈的上下遊傳遞“誠信廉明”的價值觀,以帶動行業協同合作、實現多方互惠共赢。 

      誠信是海亮健康發展的基因。海亮倡導建立産業鏈的誠信生态圈。作爲浙江省首家推出“失信賠償”的民營企業,海亮公開向社會承諾失信賠償。此外,海亮在企業内積極構建誠信體系,制訂海亮員工誠信守則、與員工簽訂誠信協議,設立誠信監察室,以多樣化的形式手段全面推動誠信工作的開展。 

      科學治理,規範透明的股東關系 

      報告顯示,海亮建立起完善規範的治理機制,以保障股東權益、促進企業發展。近年來,海亮推動了集團董事局改組及議事規則的完善;建立授權管控機制,完善對管理層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在風險防範上,海亮一直堅持“内控、審計”兩條腿走路,将内控體系作爲主要管控手段,創造了海亮特色的内控審計機制。 

      2011年,海亮分步驟拆解互保企業鏈;2012年,海亮将“不予互保”寫入章程,以杜絕互擔保風險。2012年起,海亮實施全新的信息化戰略,加快信息化建設,同時力促信息化與内控機制的有效融合。良好的經營業績是保護股東利益的重要基礎,從上市以來,海亮每年保持穩定增速,并保持每年對股東的現金和股票分紅。 

      技術領先,綠色低碳的環境關系 

      報告顯示,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等手段,近年來海亮能耗與生産成本不斷下降。同時參與推動國家和行業标準編制,倡導能源低消耗與用材标準,爲提升行業水平做出積極貢獻。 

      依托國家産業政策導向和廣闊的市場需求,2007年,海亮進入節能環保領域,經營範圍涉及廢水、廢氣治理等,擁有獨立研究院,并于今年成立了院士工作站。 

      以人爲本,人盡其才的員工關系 

      報告顯示,海亮把員工視作企業最重要的資本。海亮堅持以人爲本,海納賢才,同時以完善的薪酬福利保障、廣闊的職業發展平台、良好的工作環境、嚴格的職場道德建設,與13970名員工共同成長。 

      海亮一直視持續提升員工隊伍素質爲重要使命。2004年,海亮建設海亮花園,讓每個員工都能享受幸福的社區生活。2006年海亮成立職工互助基金會,用于員工的幫困救急。 

      2009年,海亮興建海亮療養院,累計爲員工提供了20000 多人次的免費療養體檢服務。 

      爲豐富員工生活,黨、工、團、婦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爲表彰先進,激勵鬥志,海亮每年都對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重獎。 

在公平的成長環境之下,海亮堅持高薪高效原則,同時通過豐富多樣的職業培訓,嚴格的職場道德建設、職場作風建設,提升與完善員工素養,加強員工職業行爲的自律意識。通過不斷規範的運作以及不斷健全完善的制度,從根本上保障了員工的合法權益。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社會關系 

      報告顯示,截止至2014年12月底,海亮捐贈額超過3.6億元人民币,廣泛用于扶貧、幫困、助學、撫孤等方面,數以萬計的弱勢群體獲得不同層面的救助。 

      2007年,海亮成立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目前規模達1.26億元。2009年開始,海亮捐贈2500餘萬元興建“五星級”的海亮幸福院,陸續接收孤寡老人入住,承諾照料至其終老。2013年,海亮在全國範圍内接收47名孤兒,撫養其成年并全額資助其學業,并累計向汶川、玉樹等地震災區捐贈數千餘萬元善款。 

      自1997年啓動資助“特優、特困”學生以來,海亮已幫助700餘名貧困學生完成大學夢,向教育項目捐贈專項善款達到4610萬元。 


推薦新聞

上一篇:三年磨一劍 明康彙新聞發布會順利召開

下一篇:“海亮·雛鷹高飛”孤兒培養工程全面啓動

返回
誕生于1989年的海亮集團,乘改革開放之天時,借浙江先發之地利,聚勠力同心之人和,成就了一個中國民營企業從小到大、由大變強的典範。集團管理總部位于杭州市濱江區,現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員工2萬餘名,總資産超570億元,産業布局12個國家和地區,營銷網絡輻射全球。2019年,集團營業收入1879億元,綜合實力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第468位、中國企業500強第11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24位。旗下的海亮教育集團是國内首家在美國上市的基礎教育集團、中國民辦基礎教育的标杆,海亮股份在亞洲、美洲、歐洲設有19個生産基地、是全球銅管棒加工行業的标杆和領袖級企業。